欢迎光临 声动未来听觉言语康复平台!
黄丽辉:中国部分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现况调查
来源: | 作者:听力行业通讯 | 发布时间: 2021-09-23 | 37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9年6月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北京听力协会主办的“2019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结束。本届大会邀请了来自泰国、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台湾等海内外共56位专家学者参与主题分享,共有39个学术演讲和2场圆桌讨论,20余位特邀嘉宾和代表参会交流。现将学术演讲与讨论的精彩内容整理并分享,希望能推动行业专业发展。

6月9日上午,来自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的黄丽辉教授作了题为“中国部分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现况调查”的主题发言。当前,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政策上逐渐得到重视、筛查覆盖率也多年上升,黄丽辉教授给我们分享了2016-2017年国内部分地区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基础建设、筛查、复筛、转诊等指标的情况,结果显示总体基本上做到了听力初筛,复筛、转诊率还有待提高,西部地区的听力筛查工作有所进展。

黄丽辉,北京听力协会理事,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防聋办、WHO 防聋办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儿童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诊治项目执行人,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防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听力学分会副主委,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治专家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听力筛查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听力保健学组组长,北京市儿童听力保健专家指导组组长,《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及多种专业杂志编委。擅长方向:新生儿听力基因筛查及遗传咨询、儿童听力言语评估及康复指导。

研究背景


儿童听力保健国家政策

  • 1999年,中国残联、原卫生部等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

  • 2004年原卫生部颁发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 2010年原卫生部颁发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

  • 2013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了《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2008-2015年中国大陆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逐年上升


新生儿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

  • 2006年,国外学者首次提出耳聋基因筛查

  • 2007年国内学者王秋菊提出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

  • 2012年北京市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截止到201812月,已筛查约150万新生儿



研究目的

黄丽辉教授指出,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大陆地区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筛查现况,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人力资源及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现况,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各项指标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差异。



研究方法

  • 基于《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设计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筛查调查问卷

  • 发放、收集并整理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反复核对

  • 根据地区分布不同,将筛查机构分为东、中、西部

  •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 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水平,新生儿听力筛查人力资源及电子信息系统建设,耳聋基因筛查开展情况等听力筛查现况

  • 分析年份及地区差异,包括新生儿听力初筛覆盖率及初筛未通过率,复筛率及复筛未通过率,转诊率及接诊率,听力损失检出率


研究结果

调查时间自201611日到20171231日,向各筛查机构发出调查问卷43份,调查对象覆盖省级行政区25个听力筛查机构43家,收回调查问卷43份其中有效问卷26份。


人力资源建设


结果显示,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东部地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达48.24%,中级职称、接受培训和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中部地区均为最低。


电子信息系统建设

在新生儿听力筛查电子信息系统配备方面,东部最为普及,达81.82%


耳聋基因筛查开展情况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东部开展达81.82%,中西部较低。


通过比较初筛覆盖率、初筛未通过率、复筛率、复筛未通过率、接诊率、转诊率及听力损失发病率,可以看到初筛覆盖率、复筛率及复筛未通过率在2017年比2016年高;初筛未通过率及接诊率较低;转诊率及听力损失发病率,两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讨论

  • 本研究调查区域覆盖19个省级行政区,提示具有一定代表性

  • 听力筛查技术:初筛以OAE为主,复筛以OAE+AABR为主

  • 东部地区在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比,新生儿听力筛查电子信息系统配备率,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开展机构方面均展示了较好优势,这可能与东部整体经济较为发达有关


初筛覆盖率

  • 三个地区均达到90%以上,说明我国做到了普遍筛查

  • 2017年较2016年高,提示大众认可度有提升趋势

  • 东部地区初筛覆盖率高于中西部,这可能与东部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较早,大众认可度较高有关


初筛未通过率

  • 2017年接近平均值,提示初筛质量有所提高

  • 东部接近平均值,而中部和西部较高,提示东部初筛质量好,中部和西部仍需要加强质量控制


复筛率 

  • 复筛率平均70.8%

  • 复筛率2017年较2016年高,提示复筛率呈上升趋势

  • 西部复筛率最高,这可能与2014-2016年实施中国贫困地区的培训有关


复筛未通过率

  • 平均17.53%

  • 2017年较2016年高,提示UNHS质量有所提高

  • 东部接近平均值,提示东部复筛质量好于中部和西部 


转诊率

  • 平均1.21%

  • 符合转诊率低于4.0%的国际标准

  • 东部转诊率最高,提示东部依从性好

  • 中部和西部转诊率过低,提示依从性有待提高


接诊率

  • 平均72.11%

  • 2017年低于2016年,提示接诊质量有待提高

  • 西部接诊率最高,这可能与2014-2016年实施中国贫困地区的培训有关


听力损失检出率

  • 两年听力损失检出率无差异

  • 听力损失的发生相对比较恒定

  • 东部接近平均值

  • 可能与东部开展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的机构多、家长依从性好、转诊率高有关

  • 中部和西部高于平均值

  • 中部和西部听力损失发病率可能高于东部,值得重视


研究结论

  • 初筛覆盖率平均达到95%,说明中国多地区基本做到了新生儿听力的普遍筛查

  • 2017年相比2016年,新生儿听力筛查总体质量有所提升

  • 在新生儿听力与耳聋基因筛查各方面,东部均好于中西部

  • 2014-2016年实施的中国贫困地区培训,极大促进了西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开展

  • 复筛率、接转诊率和接诊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 中部和西部听力损失发病率可能高于东部,值得重视